平均年龄仅有20岁 中国女排亚洲杯晋级四分之一决赛
2022-08-29 14:52:31
梅花生物(600873)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资料图片)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主要产品属于“生物产业之生物制造产业”领域,公司所处行业为生物制造行业。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显示,公司属于制造业-食品制造业。梅花生物经过不断探索创新,已实现从基因组编辑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升级,依托强大的菌种构建、工艺优化、工程设计及应用开发能力,公司实现了行业内新技术、新产品从实验室到客户端的高速转换,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是公司合成生物学发展的鲜明特色。公司从2010年起便深耕合成生物学领域,经过多年积累,搭建了菌种改造、工艺优化、应用开发团队,擅长于计算机辅助菌种设计与氨基酸生产底盘细胞基因组编辑,并与公司发酵工艺与分离提取实验室无缝衔接,以择优迭代放大替代生产菌。公司拥有新一代基因组测序仪等先进设备,能快速表征高通量筛选获得细胞的产物谱和基因型,分析高产靶点并学习背后的新机制,用于指导设计新一代的合成生物学菌株。公司作为一家主营氨基酸产品的全链条合成生物学公司,各产品研产销一体化能力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生产的产品包括:动物营养氨基酸类产品: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饲料级缬氨酸、味精渣,淀粉附产品饲料纤维、玉米胚芽、菌体蛋白等食品味觉性状优化产品:谷氨酸、谷氨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肌苷酸二钠、食品级黄原胶、海藻糖、纳他霉素等人类医用氨基酸类:谷氨酰胺、脯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医药级缬氨酸、肌苷、鸟苷、腺苷、普鲁兰多糖、维生素B2等(二)行业情况2023年4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豆粕减量替代的目标和路径,《行动方案》提出“一降两增”的行动目标,即豆粕用量占比持续下降、蛋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持续增强、优质饲草供给持续增加。通过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基本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资源特点的饲料配方结构,初步形成可利用的饲料资源数据库体系、低蛋白高品质饲料标准体系、高效饲料加工应用技术体系、饲料节粮政策支持体系,畜禽养殖饲料转化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一降两增”。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要在确保畜禽生产效率稳定的前提下,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5年要降至13%以下。饲料中豆粕用量减少,会增加杂粕的用量,为保证饲料中整体氨基酸平衡,提高饲养效率,相应需加大饲料氨基酸的添加量,豆粕减量方案增加了饲料类氨基酸的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小品种氨基酸成本下降后需求量快速增长,打开了配方用量空间。报告期内,原辅料价格下行,动物营养氨基酸出口同比减少,价格偏弱调整:1.原辅料价格下行:2023年上半年,原材料玉米均价2797元/吨,同比上涨0.32%,环比下跌1.51%;豆粕价格4251元/吨,同比下跌0.93%,环比下跌11.66%,能源上煤炭价格高位下跌,上半年均价同比下跌19.6%,环比已下跌33.2%。辅料中液氨价格持续走弱,综上,博亚和讯预估上半年发酵氨基酸平均总成本同比下降5.0%-9.8%,环比约降3.0%-6.5%。2.出口减少,赖氨酸、苏氨酸价格偏弱调整:2023年1-5月中国累计出口赖氨酸酯及盐35.8万吨,同比减少22%。上半年98.5%赖氨酸均价8.69元/kg,环比下跌8.72%,同比下跌28.65%,70%赖氨酸均价5.58元/kg,环比下跌13.49%,同比下跌15.84%。上半年98.5%赖氨酸持续亏损,6月在厂家涨价提振下扭亏为盈,70%赖氨酸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据中国海关官方网站数据,2023年5月出口其他氨基醇酚4.5万吨,环比增加18%,同比减少13%;2023年1-5月累计出口其他氨基醇酚21.1万吨,同比减少24%。其中一季度苏氨酸出口同比减少24.9%,国内市场供大于需,下游养殖深度亏损,仅刚需补库,苏氨酸市场价格弱势运行,行业持续亏损。二季度企业开工率下降,供应收紧,厂家上调报价,行业盈利能力好转。上半年苏氨酸均价9.68元/kg,环比下跌1.73%,同比下跌19.06%。(三)公司经营模式公司实行研发、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研发上,公司在廊坊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各基地设有研发处。为持续保持技术引领,研发上要求菌种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发行业领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形成竞争壁垒。报告期内,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主办、公司承办的“2023中国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于5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以“合成生物学技术-引领未来生物经济”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促进合成生物学与发酵产业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国内生物发酵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其他业内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投资机构的嘉宾代表参加论坛,共同探讨合成生物学支撑生物发酵产业发展大计。作为业内创新模范标杆,梅花生物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制定,与外部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持续赋能行业创新升级。公司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认可,设立了具备出具验测报告资质的氨基酸分析测试中心,推动氨基酸行业的技术发展。在外部,公司与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江南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联系,共同进行合成生物学高性能菌种开发工作。在自有知识产权布局上,上半年新申请专利25项。采购上,集团采购部及各基地采购处继续以贯彻落实采购标准化,建立卓越的采购体系为目标,负责原辅料的采购工作。公司本部设采购部,通辽、新疆、吉林各生产基地设有采购处,采购部通过钻研市场、紧跟市场,培养对市场的敏感度,提高对长期趋势的预判能力,抓住市场行情机会,结合历史量价与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和精准定位,识别出能长期稳定合作的战略客户。生产上,公司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内蒙古通辽、新疆五家渠和吉林白城,生产基地负责产品的生产。三大生产基地均配备有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生产线,以建设绿色生态的生物合成制造企业为使命,技术和管理并重,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各基地通过持续的标准化执行与推进,稳定生产秩序,提高生产指标,引领行业发展。销售上,医药氨基酸、黄原胶、多糖类产品、肥料等采用事业部的模式运营销售,其他产品由销售公司统配统销,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销售模式上采用以产定销与以销定产相结合的方式销售,2023年上半年国内实现销售收入93.98亿元,占比69.16%,国外地区实现销售收入41.91亿元,占比30.84%。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主业高质量增长、以技术引领和管理领先为双驱动,坚持创造分享,坚持客户为中心,坚持诚信为本,作为生物制造龙头企业,以标准化、自动化为手段,积极、主动、认真的扎根产业链,做精细化运营和管理,打造高质量制造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88亿元,同比基本持平略降4.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06亿元,同比下降44.40%。收入减少及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分产品看,上半年拳头产品赖氨酸、苏氨酸销量同比分别增加9.71%、4.04%,但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2.99%、24.83%,售价降低导致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减少。分板块看,上半年饲料氨基酸产品收入47.58亿,同比减少16.04%;鲜味剂产品收入44.46亿,同比减少4.09%;大原料产品收入24.75亿,同比增长0.85%;医药氨基酸产品收入3.00亿,同比增长11.28%。报告期内,公司财务状况持续保持稳健,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41.56%,账上货币资金33.13亿元,资产负债率较期初下降3.25个百分点,较去年6月底下降7.85个百分点。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7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实施完成了2022年度权益分派,与此同时,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持续以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1-6月份回购股份耗资4.50亿元。报告期内,在组织建设上,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造人才战略年,与国际头部咨询机构BCG(波士顿咨询公司)开展深入合作,持续推进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的业务标准化,将标准化在车间、各职能部门落地实施;运营上,在总部及吉林公司率先启动了MES项目(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从生产的连续稳定出发,建立智能产线,建立健全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建设上,吉林黄原胶项目按期投产,通辽苏氨酸项目完成设备调试,已于7月份按计划以水代料试车,公司氨基酸行业龙头地位更加稳固。1.多产品布局优势显现,黄原胶、医药氨基酸产品等持续发力,确保公司收入的相对稳定一直以来,公司在做大做强赖氨酸、味精、苏氨酸产品的同时,兼顾多品类发展,上半年赖氨酸、苏氨酸、味精等拳头产品受供需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在拳头产品利润下降同时,黄原胶、医药氨基酸等明星产品持续发力,保证了收入的相对稳定。报告期内,饲料氨基酸出口减少,据博亚和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中国累计出口赖氨酸酯及盐35.8万吨,同比减少22%,累计出口其他氨基醇酚21.1万吨,同比减少24%。出口减少,叠加国内养殖业亏损,供应压力增加,上半年98.5%赖氨酸均价8.69元/kg,环比下跌8.72%,同比下跌28.65%,70%赖氨酸均价5.58元/kg,环比下跌13.49%,同比下跌15.84%,苏氨酸均价9.68元/kg,环比下跌1.73%,同比下跌19.06%。因价格下降,1-6月份公司饲料氨基酸产品收入47.58亿,同比减少16.04%,板块毛利率同比减少19.99%。鲜味剂板块上,味精上半年价格高点出现在1月份,6月底国内味精均价收于8666.7元/吨,该价格较年初下跌11.6%。一季度在春节假期带动及人口流动加速的影响下,餐饮、堂食等各类线下消费场景加快复苏,味精行业消费量快速回升。二季度开始,市场进入季节性淡季,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价格进入下行通道。报告期内国内出口量减少,卓创资讯(301299)数据显示,1-6月中国味精预计共出口38.8万吨,同比减少3.62%。全国40/60目大包装味精均价9332.3元/吨,同比下跌2.3%。报告期内,鲜味剂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4.46亿,同比减少4.09%。在赖氨酸、苏氨酸、味精等拳头产品价格调整的同时,黄原胶、医药氨基酸等明星产品持续发力,保证了收入的相对稳定。报告期内,黄原胶事业部抓住市场机会,紧跟市场变化,在黄原胶新产线投产产量增加后,稳住市场价格,使得销量同比增加19.34%,均价同比增加28.04%,黄原胶产品收入同比增加52.89%,收入增加的同时毛利率同比增加5.87%。医药氨基酸中,脯氨酸、鸟苷等通过向下游延伸,扩展应用场景,提升销量,其中脯氨酸受益于特医食品上的应用增加,上半年实现了量价齐增,报告期内销量同比增加25.58%,销售价格同比增加4.03%;事业部抓住谷氨酰胺市场需求复苏机会,提升产品市占率,增加在欧盟等高端市场的销量,医药氨基酸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8%,黄原胶、医药氨基酸等明星产品持续发力,保证了收入的相对稳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产品力,夯实基本盘,多年来持续的多元化产品布局,也有效地抵御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2.持续聚焦主业的高质量增长,新项目按期投产试车,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针对技术指标领先、有成本优势且市场需求仍有增量空间的产品,公司在充分评估及审慎研究后,在原有产线满产情况下,会选择合适时点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持续增强公司在氨基酸领域的实力,持续聚焦主业的高质量增长。为保持公司在胶体领域的规模及成本优势,防范市场或政策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新疆黄原胶产线高效运营基础上,吉林黄原胶项目自去年下半年立项并开始建设,期间克服各种不利影响,项目于2023年3月底带料调试,5月完成满批运行,6月实现达产达效,项目及时达产保证了黄原胶产量增加。报告期内,黄原胶实现了量价齐增,为公司收入及利润的稳定提供了基础。苏氨酸作为公司饲料氨基酸板块中重要产品之一,公司在苏氨酸生产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更为显著,为持续保持公司在苏氨酸上的强龙头地位,通辽新建苏氨酸项目于去年二季度开始设计立项、今年5月份完成主厂房封闭、6月份开始单机调试、7月份按计划以水代料试车,整体项目进度基本符合预期。新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在行业内规模优势愈发凸显,公司龙头地位更加稳固,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3.以MES项目为契机,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向智慧工厂、灯塔工厂迈进报告期内,为建立智能生产产线,建立健全公司的调度指挥中心,扎实基础管理,在标准化基础上依托自动化、信息化、数据分析等手段,利用视频AI技术作为工艺、质量、设备、安全、环保业务“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追溯”的管理手段,推动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模式的进步,解决目前运营管理的难点、痛点和盲点,公司启动了MES项目。项目拟分三期实施,一期以总部和吉林公司为依托,通过前期意向供应商现场调研,制定招标方案,完成供应商选型,搭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推进计划,一期项目拟于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上线运行。项目运行后,一方面使生产秩序回归“按计划生产、按工单领料、按标准操作”的基本面,有效减少生产过程异常与问题反复,保证生产的稳定与高效;另一方面在工艺、质量、设备、安环管理方面,以关键控制点为抓手,从“事后管结果”变成“事前管趋势”,节本增效,实现公司效益与个人绩效的双赢,同时借助视频AI技术打造智能生产产线,解决生产现场靠人盯的问题,为“灯塔工厂”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确保公司今后在行业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MES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公司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以后向智慧工厂、灯塔工厂迈进提供了基础。4.聚人才、谋发展,引才政策更给力,育才体系更务实,用才举措更有效报告期内,公司在组织建设上,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着力打造人才战略年,培养人才后备梯队,2023年公司的引才政策更加给力,育才体系更加务实,用才举措更加有效。在人才引进上,公司2023年校招补充应届毕业生近600人,除了正常的社招和校招外,在吸取往年管培生培养经验基础上,启动了管培生II期培养计划-致远计划,该计划引进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一流顶尖985、211院校博士研究生31人,硕士研究生72人,本科74人,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高举高打,选择精英好苗子,通过高管一对一帮带、项目实战训练等方式,打造复合型中高层后备管理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将培训管理当成一项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工作去开展,在往年培训课件基础上,与BCG合作,完善了课程体系。自研课程聚焦公司内部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实地实境教学,理论课程与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发定制,形成了精准度更高、质量更好的培训体系。2023年上半年已开展淀粉提取、精制主任培训班,通过持续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出更多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人才使用上,报告期内,按照业绩、知识、能力、潜力多维度标准,全面盘点了生产、技术、采购、销售、财务、人力等八大专业领域现有人才,针对关键岗位高潜人才用IDP计划进行内部培养;针对日常管理中反复出现的顽疾,成立项目组,调动生产、技术、采购、销售、财务、人力六系统通过跨部门设立问题库的方式予以解决,将项目效益与季度、年度奖金挂钩,促进全体员工的能力提升、业绩达成,真正做到与公司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三、风险因素1.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及市场竞争的风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原材料价格、市场供需变化等均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售价出现波动。若消费减弱、供需出现明显失衡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将有可能直接影响收入及毛利率水平,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目前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为扩大既有产品市场份额,同时获取新产品先发优势,行业内企业均积极推进纵向及横向布局,市场竞争的步伐不断加快,存在竞争加剧的可能。若未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而公司不能及时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快速适应行业发展趋势,巩固在行业中优势竞争地位,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的风险。2.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中玉米和煤炭占生产成本比例较大。玉米、煤炭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市场供需、国际贸易往来等因素综合影响。在玉米采购上,公司结合各生产基地所处地域环境、供应量及消耗情况会采取代收代储、市场收购、参加拍卖或进口等相结合的方式收储,如对后市方向判断错误或节奏踏空,或是原材料受供需影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且公司未能随之调整产品销售价格,将可能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3.安全生产风险在新项目建设及生产制造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可能导致公司业务运作中断,增加经营成本,或者人员伤亡,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一直以来,公司将安全管理作为生产经营的红线,注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安全防护措施,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培训与宣传,针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系统性管理,竭尽全力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4.环保风险尽管公司在生产线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因素,投入了较大规模的资金和资源,构建了标准较高,运行有效的环保管理体系,但公司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及少量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不排除可能因操作失误等一些不可预计的因素,造成“三废”失控排放或偶然的环保事故,受到行政处罚,进而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如因环保管理不当导致出现停产限产的,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盈利水平。5.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公司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饲料养殖、食品加工等领域,该领域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的重大变化,如整体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都将可能导致消费者消费预期下降,进而降低对产品的消费诉求,抑制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情况。6.汇率波动风险2022年、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外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96%、30.84%,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海外收入主要计价货币为美元,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波动将对公司的境外收入和盈利产生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会提高以美元标价的境外销售产品的价格水平,降低竞争力,同时,公司的应收外币款项会产生汇兑损失,进而对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公司虽然已经使用远期外汇合约和外汇期权等金融工具对冲源于现有资产和负债以及预计收入的外币现金汇率风险,但是如果境内外经济环境、政治形势、货币政策等发生变化,导致汇率大幅剧烈波动,公司仍将面临汇兑损失的风险。1.多产品布局以及各产品的规模优势提升了公司抗周期风险的能力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沉淀,公司形成了饲料氨基酸、鲜味剂产品及医用氨基酸、胶体多糖等多个优势产品为核心的业务结构,以氨基酸产品为主,兼顾生物发酵其他领域多品类发展,明星产品数量持续扩大,产品种类、产品规模均处于行业前列并持续保持优势地位,多产品布局及各产品规模优势不仅保证公司整体业务规模的持续发展,保证了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提升了公司抗周期风险的能力。各产品群协同并进,产品结构均衡优良,未来还将以更多高科技优质产品与服务拥抱更广阔的市场。2.持续推行全业务链条的标准化管理,高效运营稳固行业龙头地位,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成本多年来,各生产基地、采购、销售等业务部门通过标准化的持续执行和推进,提高管理效率,公司运营指标持续提升,存货周转天数维持在60天以内,公司销售大部分采用现款现货及预收账款的方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10天以内,较高的运营效率节约了整体管理成本。3.开放、共创、共赢的组织文化,助力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多年来,公司用“基薪上涨、小步快跑、项目奖励、价值创造奖金、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将企业效益与中坚团队的个人利益作深度捆绑,搭建价值共创、共享、共赢的组织文化。2023年公司在组织建设上,与国际头部咨询机构深入合作,提升干部业务能力,通过激励政策,正向牵引调动现有干部、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主动经营,精耕细作;在制度建设上,持续推进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的业务标准化,将标准化在车间、各职能部门落地实施,重新梳理并完善公司管理的核心流程;在创新发展上,提出大研发的概念,即研发、生产技术研究院、工程、销售市场部、采购形成合力,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为智慧工厂、灯塔工厂的创建提供基础。得益于开放、共创共赢的组织文化,报告期内,尽管行业竞争加剧,短时业绩压力增加,在公司全体员工努力下,生产技术指标、核心市场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年度公司战略发展、经营业绩目标的达成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标签: